前两天,一位插画师小姐姐突然发消息问我:你觉得国内的设计水平达到了怎样的一个高度,是不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?猛然一问,却直抵内心深处:这不正是我多年来奋不顾身想要正名却又无能为力的事情吗,这该如何作答?于是,我们从这个话题延伸出诸多讨论。

设计环境与基础

   人才注定不是影响设计水平成长的障碍,所以设计圈从来不缺创意,这是事实。但设计环境与设计基础的匮乏才是真正让人无力的。插画师小姐姐是高校设计系在读研究生,本科毕业实习时候相识,是一位性格犀利、洞察敏锐的设计师,现在提出这样疑惑,源出于其导师认可的某些所谓“创意”或者“满意”的作品让人难以苟同,甚至延伸至对未来的担忧,想必“高校-博导-设计 ” 这些关联让她产生了怀疑,入了迷林。

   见过太多类似圈内的孤芳自赏,听到最多的便是:**杯设计金奖、**高校/**导师指导作品、** 团队倾心打造等,圈内的认可烘托出一种新高度,而当这些光环走到圈外,呈现出太多“辣眼睛”的闹剧,不可描述。

   设计需要环境对比,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没有伤害就没有励精图治”这是我常挂在嘴边的话,慵懒的环境让人乏力,只有看到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,好奇与好胜自然会驱使你努力向前,无畏风雨。这里给设计的后生们一点建议,少看些DY里某些大神的又一波S操作,让你缭乱、各种膜拜,多去看看国外的原生创作者的进阶剖析,色彩搭配,元素构造及基础的视觉逻辑运用,这不是崇洋媚外,是我们需要学习更多风格的思维方式。

   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,留给我们的是取之不尽的素材、符号,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筛选、重组、运用,以我多次跌倒甚至坠落的“攀研”之路的经验,三个核心认知构成设计的基础:品牌认知意识、知识产权保护意识、人与自然的共生意识

   没有人能预见一个品牌的生命有多久,在排他因素影响的状态下,品牌生命实则已然是设计的一部分,融入到架构的每一组分,支撑整个品牌的运转。独木难成林,设计也是如此,他需要一个健全的品牌体系做支撑,亦或是说做载体,品牌向心力是带动前行的动力。

   2019近乎全年焦点点都围绕这华为展开,大家开始了解到“知识产权”、“技术垄断”、“鸿蒙”、“麒麟”、“引渡孟晚舟”、“封杀5G”等等,不论这些是关乎技术、产权还是政治,其重点都在于“保护”二字,同时又从华为的故事中,让我们看到一个教学版的品牌成长案例。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尚于萌芽,需要走的路还很多。

   2020送给了我们一份惊喜,突如其来的“新冠肺炎”让人惶恐,如今已经开始全球蔓延,我们追踪到蝙蝠、穿山甲、甲鱼,甚至提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议程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,这不仅是亡羊补牢,更是人与自然关系变革,当下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众志成城,共克时艰,但时间终将回馈我们自然的福音,正如最近我们所听到的:中国有个蔬菜城市叫寿光,中国有一批口罩生产商叫五菱、比亚迪,这难道不是人与自然共生关系下品牌力最有效的见证吗?

   设计需要有一个安静的高度,不限于线条、色彩、空间,稳固的基础奠定纵深发展的能力,以至于不会“为了设计而设计 ” ,更不会出现“看不懂即是艺术”这种没有主观情绪的判断。

设计不该脱离市场

   设计的目的是服务市场消费,不论商品消费(产品设计)或是精神消费(艺术设计),都不应该脱离市场,作品带给人的情绪不该是膜拜、赞叹,更应该是某一种归属、欣然,亦或是安慰,让设计与受众站在同一高度才能走的更远。

   常常在群里看到各类奇葩甲方爸爸的吐槽,“高端大气上档次”弄得设计师们百爪挠心,什么是高端?说实话很难定义,更不用说”大气上档次”了,不同人有不同的评判,核心在于你要什么,在我的服务合同里鲜明的标注着这样一段话:

我们不接受任何形式比稿、试稿尝试性任务,只希望通过我们的专业&经验真正帮助到您。“将创意落地,将营销变现"是我们的价值所在,我们不懂什么是“高端大气”,也不明白“差点感觉”是什么感觉,我们只希望安安静静把设计做好,“您需要什么”是我们对您的基本要求,也是唯一要求。

—— 红色、粗体标注于最显眼的位置

   设计不是异想天开,需要结合营销与消费需求,有一些自诩“大神”的设计师,能花半年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捣鼓一幅画作,然后一键生成各类衍生物,譬如包装盒、礼品袋、卡牌......首先,用心打造的这幅画作是一件好的平面作品没有问题,但是否适合产品就需要另当别论。首先要考虑的便是产品架构、产品周期,快节奏的市场更替会弱化设计作品的创作价值,市场的期待受时间、地点、人物情景的影响,所以每一件好的设计作品都不容耽搁;其次是资本运作方式及量产标准化,不同运作方式所构建的设计逻辑不同,尤其是受大资本竞争挤压生存的产品,精细化考量显得更为重要,量产标准化就不用多说了,正如概念车与量产车的存在;再者是消费者心理的预判,设计师可以不懂营销,但需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问题,任何一件作品不仅仅只是为了“好看”,更多的是服务消费者,解决某一问题,这既是设计初衷,更是设计目标。

对待设计的态度

   评判设计的好与坏其实并不重要,因为我们控制不了时间、角色与环境,好与坏的结论依附于市场/消费者的接纳与不接纳。有的作品平淡无奇却能搅弄风云,有的作品纷华靡丽却只能临摹观赏,设计是一种服务,方便人们的生活。

   和插画师小姐姐聊了许多关于学设计的未来,也谈了很多关于设计氛围的环境问题,以及择业竞争的就业问题,但终究还是回到了生活,艺术人生也好,平凡之路也罢,我们竞相追逐的不过是不枉青春的使命,这遭之后,不留遗憾。

   设计之路,任重道远,你我皆是这途中的行者,或相向,或同行。